站內搜索
“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這是中共十七大確立的新時期對臺工作中心任務。2008年5月,中國國民黨重新上臺執政,島內局勢發生深刻變化,兩岸關系發展出現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祖國大陸緊緊抓住這一重大契機,積極落實中央對臺工作戰略部署,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呈現嶄新的局面
三年來,在兩岸執政者和包括海外華僑華人在內的中華兒女共同努力下,兩岸關系實現了歷史性轉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第一,國共兩黨共同政治基礎得到進一步鞏固,兩岸雙方建立起政治互信與良性互動關系。2005年4月,在兩岸關系發展的重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審時度勢,邀請國民黨主席連戰率領中國國民黨代表團來祖國大陸訪問。這是中國國民黨時隔近六十年之后,首度踏上祖國大陸的土地。胡錦濤和連戰站在全民族利益與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以遠大的目光、務實的態度、前瞻性的思維結束了國共兩黨數十年的恩恩怨怨,建立了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達成了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五項共同愿景”。會談及其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標志著國共兩黨關系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
馬英九接替連戰出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后,將國共兩黨達成的共同政治基礎及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五項共同愿景”寫入黨的政治綱領。國民黨重新成為執政黨,國共兩黨共同政治基礎就正式成為兩岸執政當局互動的政治基礎,“共同愿景”成為雙方兩岸政策共同的基礎。幾年來,國共兩黨及兩岸執政者,堅守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推動落實“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同愿景”的方向不改變,擴大與增強政治互信的努力不停止,在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原則基礎上,建立了良好的互動與合作關系。這是今天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的前提與保障,也是未來進一步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之所在,我們應當備加珍惜與愛護。
第二,兩岸制度化的對話、協商機制建立,“兩會”商談取得豐碩成果。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后,國共兩黨高層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很快形成了經常性的交往與對話機制,并就涉及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及時進行溝通與交換意見,達成共識,這對增進與擴大雙方政治互信與良性互動,推動兩岸關系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中斷近十年之久的海協會與海基會的商談,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迅速恢復,并在胡錦濤提出的“平等協商、善意溝通、積累共識、務實進取”的原則基礎上,建立了制度化協商機制。三年來,“兩會”協商取得了豐碩成果,對兩岸交流、往來與合作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化的安排,為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三,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完全實現。從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海峽兩岸應盡快實現“三通”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以及包括海峽兩岸、海外僑胞在內的很多人士,為此整整努力奮斗了30年,終于在國民黨重新執政后得以實現。從此,兩岸同胞自由往來、經貿投資等活動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
第四,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機制化進程邁向了新階段。加強兩岸經貿交流,促進兩岸經濟合作與互補互利、雙贏,實現兩岸經濟關系正?;亲鎳箨憣ε_經貿政策的基本出發點。2010年6月,兩岸簽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既是兩岸經濟往來與合作日益深化的需要,又為推進兩岸經濟關系正?;?、機制化和制度化開辟了道路。
第五,兩岸社會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勢頭方興未艾,經貿與投資大幅增長。國民黨重新上臺執政特別是2009年以來,兩岸各界交流交往活動非?;钴S,其規模之大、層級之高、范圍之廣、領域之全、形式之多、內容之豐富、影響之深遠前所未有。兩岸交流交往與經貿關系的不斷深化,使兩岸同胞在經濟合作中增加了共同利益,在文化交流中增強了精神紐帶,在直接往來中增進了相互的了解、理解與情感,鞏固與擴大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
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需要兩岸同胞和海外僑胞共同努力不斷向前推進
2011年是臺灣政局、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年,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第三屆海峽論壇上指出,未來一段時間是兩岸關系承前啟后的關鍵點,能否在此期間維護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積極把握機遇,有效排除干擾,妥善處理問題,是擺在兩岸同胞面前非?,F實和重大的任務。
笫一、要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與良好勢頭不受到干擾。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兩岸雙方要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不斷增進政治互信,保持良性互動,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不斷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有利條件。其中,堅持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基礎與前提。今天,之所以能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兩會”得以復談并簽署各項協議,都是因為有這一基礎和前提。如果兩岸雙方一旦有一方要推翻這一前提、破壞這一基礎,兩岸關系將難以保持穩定,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將窒礙難行。如果沒有“九二共識”,難以想象“兩會”如何繼續通過平臺協商解決兩岸間的各種現實問題;難以想象兩岸如何在政治分歧猶存的情況下繼續建立互信、良性互動;難以想象兩岸如何為彼此頻繁交流、深化合作繼續提供良好氣氛和必要環境。
第二,要不斷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在兩岸經濟合作與交流交往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性進展后,本應向更高的發展階段邁進。但是,由于兩岸分隔太久,敵對狀態尚未結束,尤其是島內藍綠、統“獨”、省籍、族群等矛盾尖銳對立,加上選舉政治、選舉文化壓倒一切以及某些國際勢力的牽制等諸多因素的作用下,臺灣執政當局至今尚不敢碰任何政治議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仍未能跨出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等非政治領域的范疇。兩岸問題的本質是政治問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不能回避復雜、敏感的政治問題。如果不積極思考如何早日突破政治僵局,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就會難以向前實質推進。兩岸在交流交往、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經濟合作取得重大進展后,應勇于面對兩岸之間存在已久和在發展中新產生的所有重大政治分歧問題,積極研究破解難題之道,努力促進兩岸盡早就政治議題展開溝通、對話、協商、談判,加快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進程,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再上新臺階、再創新局面。
三、要努力為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創造有利條件
第一,早日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突破兩岸政治僵局,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的關鍵之所在。誠如前面談到的,當前兩岸關系發展所取得的進展,基本上都是屬于非政治性質的,再要向前發展就一定會遇到瓶頸。兩岸關系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兩岸若不能面對政治難題,并逐步加以解決,實現兩岸關系完全正?;?,兩岸的和平與穩定就難有保障,還有可能出現反復甚至倒退。因此,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走到今天,是該要正視如何早日結束敵對狀態、簽訂和平協議、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等問題的時候了。只有徹底解決這些政治難題,才能完全拆除阻隔兩岸之間的藩籬與屏障,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開辟寬廣平坦的大道。
第二,徹底從冷戰的陰影、冷戰的思維中走出來,消除兩岸敵對心態、敵對思維與敵對意識形態,營造兩岸和諧關系,為兩岸政治對話、協商、談判創造良好氛圍。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冷戰結束后,東、西方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為了維護各自利益,加快各自經濟發展,增強自身綜合國力,應對新的挑戰,都可以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中,淡化意識形態對抗的色彩,摒棄彼此敵對情緒,攜手合作,共創雙贏。然而,本是同宗同祖、同文同種的海峽兩岸,卻因為李登輝、陳水扁執政當局無視國際格局所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為一己、一黨之私,不僅不肯從冷戰中走出來,反而不惜犧牲全體臺灣同胞切身利益,犧牲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把國民黨冷戰時期的反共政策全面上升為反中、仇中的“臺獨”分裂政策,制造兩岸之間更深的意識形態對立,更大的敵對情緒。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系實現了歷史性轉折,但這僅屬于經濟和事務性層面的,兩岸敵對狀態依然存在,李登輝、陳水扁制造的兩岸政治對立鴻溝也未著手去加以彌平。這就要求海峽兩岸的中國人站在全民族利益上,本著理性、務實的精神,從化解兩岸意識形態對立,消除兩岸敵對心態,營造兩岸和諧氣氛等方面一點一滴地做起,不斷累積與擴大政治共識,增強政治互信,為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實現兩岸關系完全正?;瘎撛旄鄺l件。
第三,努力增強兩岸政治認同感,對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尤為重要。在兩岸形成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大好局面的同時,我們要看到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也潛藏著諸多嚴峻挑戰。這不僅表現在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固有歷史分歧和結構性矛盾不易解決,而且更體現在近十幾年來,島內所滋生出來的對國家和民族認同的危機有加深與擴大之勢。李登輝、陳水扁在臺灣主政20年利用政權的力量,從歷史、文化、教育、軍事、意識形態以及經濟等所有領域,全方位地推行“去中國化”政策,顛覆臺灣民眾對“歷史”、“文化”、“民族”和“國家”認同的觀念。尤其是他們扭曲“臺灣意識”、“臺灣主體性”的內涵,把本來是對抗日本殖民統治、殖民文化和皇民化的愛祖國、愛鄉土的地方愛國意識偷梁換柱變成了“臺獨意識”,造成今天臺灣社會在認同問題上空前錯亂,給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與祖國和平統一制造了巨大阻力與障礙。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不但要厚植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要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兩岸雙方都應當注重引導民眾形成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兩岸是一家人的觀念。兩岸同胞和海外僑胞應大力支持與鼓勵臺灣執政當局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摒棄“臺灣意識”、“臺灣主體意識”、“臺灣主體性”中的分裂主義,還其本來面目,重塑對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中國人的祖國認同感,從根本上驅除徘徊在臺灣上空的“臺獨”幽靈,化解統“獨”紛爭,重建島內和兩岸共識。這是破解兩岸政治難題,推進兩岸關系向前發展過程中不能回避的問題。我們真誠地希望中國國民黨及執政當局,能效法當年兩位蔣先生,以弘揚中華文化驅除日本殖民文化的做法,逐漸化解島內“臺獨”分裂意識,為兩岸關系健康發展鏟除障礙。
相關新聞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