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把握兩岸關系時代變化,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臺方針政策,推動兩岸關系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習近平同志就對臺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張,形成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黨在重大歷史時刻、重要歷史文獻中提出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迅速引發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高度關注,也成為兩岸各界熱議的焦點。如何理解和把握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成為對臺研究領域重點問題,兩岸學者也都從不同角度作出深入的闡述,本文也試圖從大陸對臺工作方針政策發展的脈絡角度,開展學術性的分析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敏銳洞察國內國際形勢和臺海形勢新變化,深刻總結黨對臺工作理論與實踐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啟示,就對臺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這一總體方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人在解決臺灣問題、推進祖國統一實踐中形成的最新理論結晶,為做好對臺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邏輯縝密、內涵豐富,涉及對臺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深入領會把握。
一是牢牢把握黨對對臺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對臺工作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黨中央高度重視新時代對臺工作,必須把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對臺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強化對對臺工作的組織、指導、管理、協調和監督檢查,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二是必須立足于自身發展進步解決臺灣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系走向的關鍵因素是國家的發展進步。從歷史上看,民族和國家的興衰始終決定著臺灣的前途命運。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于發展,解決臺灣問題更是如此。40多年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決定著兩岸關系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深刻影響著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歷史進程。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解決。只有在新征程上不斷蓄勢聚力,把日益增長的綜合實力、顯著的制度優勢持續轉化為對臺工作效能和對島內的影響力、塑造力,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主動權,塑造和強化祖國統一大勢,才能不斷推動兩岸關系朝著統一目標不斷邁進。
三是堅定不移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必須堅持“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利益和感情。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后,臺灣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將得到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我們要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積極探索“兩制”臺灣方案,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
四是毫不動搖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是一個中國原則,即“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前提條件。歷史實踐表明,正是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開啟了協商談判,推進兩岸政黨黨際交流,開辟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實現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使兩岸政治互動達到新高度。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臺灣任何政黨、團體同大陸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大陸方面始終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民進黨等島內“臺獨”分裂勢力否定、反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實質是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必須堅決予以打擊。
五是深化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一條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統一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團結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凝聚一切反“獨”促統力量,排除干擾、克服障礙,堅定不移地沿著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道路走下去。著力鞏固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推動兩岸關系不斷取得新的進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是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重要途徑。必須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只有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中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密切兩岸交流合作,強化兩岸共同利益聯結,率先分享發展機遇和逐步落實同等待遇,增進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制度和治理體現的認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才能不斷夯實祖國統一的基礎。
六是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堅定意志,也是我們對歷史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和責任。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我們愿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將堅決粉碎任何“臺獨”圖謀。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七是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和中國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來干涉。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臺灣同胞。要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在臺海興風作浪,防范化解臺海重大風險,有效管控涉臺外部環境。
八是堅持團結臺灣同胞共謀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要堅持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推進祖國統一。臺灣前途在于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復興。要高舉共圓中國夢的精神旗幟,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擔民族復興的責任,共享民族復興的榮耀,激勵廣大臺灣同胞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認真思考臺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進國家完全統一、共謀民族偉大復興作為無上光榮的事業。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要和衷共濟、團結向前,堅決粉碎任何“臺獨”圖謀,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
總之,國家統一理論是完整的思想體系,并隨著時代發展、民族復興進程而不斷豐富發展,體現的是以民族復興為必要條件、以人民為中心、以推進和平統一但不放棄使用武力為目標、以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為保障、以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融合發展為路徑、以“一國兩制”為基本框架的祖國統一思想。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歷史方位,在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指引下,投身反“獨”促統的偉大事業,與臺灣同胞攜手共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堅定不移地在民族復興中推進祖國統一進程。
相關新聞
中國日報英文版兩岸頻道 | 中國日報中文版兩岸頻道 | 湖南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 廣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 江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 | 中國政府網 |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 |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 外交部 | 人民政協網 | 黃埔軍校同學會 | 全國臺聯 | 中國僑聯 | 臺盟 | 新華網 | 人民網 | 中新網 | 中央電視臺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 國際在線 |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