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并持續推進祖國統一事業,對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和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就對臺工作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系列重要理念、重要戰略,推動形成了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加強對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的學習貫徹和實踐研究,是做好新時期、新形勢下對臺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
一、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源泉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文化根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新時代黨的對臺工作實踐則為其提供了發展土壤。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系統科學地回答了新時代怎樣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和實現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時代題,是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的根本理論遵循和科學行動指南,具有深刻的理論內涵和時代意義。
“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是歷史大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70載兩岸關系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無論是從歷史發展、現實基礎還是文化根基的角度來看,兩岸都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命運共同體,“尚和合、求大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是浸潤兩岸同胞心靈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內核。縱使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是兩岸的中華兒女都從未放棄過追求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夢想,祖國“必須統一”既是兩岸關系發展的大勢,也是兩岸同胞之間最廣泛的民意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指出:“臺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 興而解決。”既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臺灣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明確了解決臺灣問題的前進方向。無論從 歷史還是現實來看,祖國大陸始終牢牢把握著兩岸 關系發展的主導權,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穩步提升, 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能力、更接近于實現中 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必然更有條件、更有辦法來推動祖國統一。所以,“兩岸必然統一”是習近平總書 記在充分把握兩岸關系及中華民族發展大勢的基礎 上作出的科學判斷,深刻揭示了祖國統一進程發展的必然趨勢。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政治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種場合反復強調過“九二共 識”對于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促進兩岸關系發展的 重要性。從習近平與連戰會面闡明“九二共識”是 “兩岸關系之錨”,到習近平會見朱立倫時指出“否認 ‘九二共識’就會損害民族、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 動搖兩岸關系發展的基石”,再到黨的十九屆六中 全總結黨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歷史 經驗時強調“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 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 涉,牢牢把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深刻領會 這一系列關于堅持“九二共識”和堅決反對“臺獨” 的論述,可以看出,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論述是站在兩岸關系發展歷史與解決臺灣問題現實的雙重維度 所提出來的精準論斷。綜觀兩岸關系發展歷程,什 么時候堅持了“九二共識”,兩岸才能建立起充分的 政治互信、實現良性的互動和交流,臺灣同胞的利益 福祉才能從根本上得到保障 ;而什么時候背離和拋 棄了“九二共識”,臺海之間則會涌起驚濤駭浪,甚 至發生不可預料的風險。所以,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 “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定 海神針,堅決反對“臺獨”是兩岸應該始終堅持的政 治原則和政治基礎,也是實現祖國統一、維護民族 核心利益的本質要求。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基本方針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實現兩岸統一的設想時指 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 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 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又有利于統一后臺灣長治久 安。”兩岸終將實現統一是大勢所趨、歷史必然,是 任何人或者任何勢力都無法撼動的事實,而“怎樣 實現統一”則是需要兩岸同胞從民族根本利益出發 來共同探討和實踐的話題。顯然,以和平方式實現 祖國統一是兩岸同胞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最優選擇, 同時也是最符合兩岸同胞心理期待的,即便是當前 民進黨當局試圖肆意鼓噪和煽動“抗中保臺”“倚美 謀獨”的民粹情緒,但依然無法動搖和平統一的廣 泛民意基礎。所以,無論兩岸關系如何風云變幻, 我們始終要堅守人民立場,積極回應兩岸同胞對于和 平的訴求,堅持“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在處理兩岸 關系時要“像珍視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視和平”。在和 平統一的前提下,“以何種形式統一”是決定臺灣前 途命運的關鍵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一國 兩制’是中國的一個偉大創舉,前人用超凡的勇氣探 索和突破,后人要以堅定的信念實踐和發展”,這實 質上也是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指明了方向、擘畫了藍 圖。
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是根本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 系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發展進步。”雖然國際 局勢風云詭譎、臺海形勢持續復雜嚴峻,但我們始 終堅信“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其關鍵原因 就是祖國大陸始終是主導兩岸關系發展走向的決定 性力量,兩岸發展命運始終牢牢把握在兩岸人民自己 手中。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的發展突飛猛 進,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民族弱亂、國 家分裂的歷史早已一去不復返,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 期都更有能力、更有信心戰勝一切風險與挑戰、排 除一切敵對或分裂勢力的阻撓與干涉,從而實現祖 國完全統一的目標。另一方面,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 也給臺灣人民和臺灣地區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 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 人”,通過兩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交流,越來越多的臺 灣同胞分享到了祖國大陸發展所帶來的實惠,祖國 大陸對臺灣經濟、社會等全方位的影響也正逐漸加 強,真正使兩岸成為了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所以, “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是根本保障”這一結論體現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具體 實踐的相結合,全面、準確、深刻地揭示了兩岸關系 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的實踐路徑
凝聚起兩岸攜手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 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 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 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精神旗幟也是宏偉 藍圖,既是團結和凝聚全體中華兒女的最大公約數、 最美同心圓,同時民族復興的偉業也應該由全體中國 人來共同奮斗、共同完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 “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臺灣同胞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臺灣前途在于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復 興”,作為新時代國家強大、民族興盛、人民富裕的 見證者,在“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的號召下,臺灣 同胞應該與大陸同胞一道共同扛起責任和使命,在實 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作用,真 正成為民族復興的主動實踐者和有力推動者。 堅持反“獨”與“促統”雙向發力 反“獨”促統是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 體方略的一個重要內容和主要方向,只有既堅決反對 “臺獨”分裂行徑,又不斷凝聚促進統一的共識,臺 灣問題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有效解決。習近平總書記 曾經在不同場合多次警告“‘臺獨’是逆流,是絕路”, 堅決反對和打擊“臺獨”勢力及其分裂行徑是兩岸應 該共同堅持的原則。長期以來,“臺獨”勢力一直是 挑起兩岸對立、破壞臺海和平的始作俑者,是臺灣問 題產生的根源之所在。特別是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 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并假借新冠肺炎疫情、中 美貿易摩擦等進行內外勾連,故意制造“反中仇中” 情緒,在島內采取欺瞞、恫嚇等手段持續升高“綠色 恐怖”,頻頻為兩岸的正常往來設置壁壘,妄圖通過 “去中國化”來切斷兩岸骨肉親情,使兩岸關系跌入 谷底。我們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打擊和反對“臺獨” 分裂活動,揭露“臺獨”分子的陰謀詭計和險惡用 心,不斷擠壓直至消除“臺獨”分子的活動空間。另 一方面要不斷團凝聚廣大臺灣同胞,以中華優秀傳 統文化和天然的骨肉親情為紐帶,不斷壯大和平統一 力量。從而通過反“獨”與“促統”雙向發力來實現 “標本兼治”,加快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努力探索和豐富和平統一實踐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 現祖國完全統一,是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 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必然要求。”臺灣問題是兩岸中國人之間的問題,理 應由兩岸中國人共同來決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承 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 題。”在理解并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的 基礎上,兩岸同胞可以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發揮 兩岸同胞的智慧和力量來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光明 前景。就兩岸當前形勢和發展現狀來看,“一國兩制” 是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最佳方案,“一國兩制”方針
既旗幟鮮明地體現了“一國”的剛性約束,也體現 了“兩制”的中華智慧,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表 明,“一國兩制”既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案,也 是保障臺灣同胞利益福祉的最佳選擇,背靠強大的 祖國,臺灣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兩岸中國人有義 務在“一國兩制”的方針指引下不斷探索和豐富和平
統一實踐,為推進祖國統一貢獻智慧和力量。
秉持“兩岸一家親”深化融合發展
在對臺交往方面,“黨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 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出臺一系列惠及廣大臺胞 的政策,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這既是祖國 大陸對臺政策所長期秉持的基本理念,同時也是未 來處理兩岸關系問題所堅持的重要經驗和行動方向。 在不斷深化合作交流過程中,兩岸早已形成“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推動兩岸融合發 展是大勢所趨、人民企盼。所以在對臺工作中,我 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 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人民服務一樣造福廣大臺灣 同胞。一方面,要加強大陸與臺灣的人員貿易往來, 努力破除“臺獨”勢力的干擾和阻撓,共商兩岸發展 大計、共建兩岸共同市場、共享兩岸發展機遇,共 同造福兩岸及兩岸人民。另一方面,要不斷擴大兩岸 文化交流,共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 兩岸同胞的文化自信,以文化促共識、以文化促認同,推動兩岸同胞和衷共濟、共創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