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新華網蘭州7月18日電(記者 陳斌華)七月甘肅,五彩斑斕,正是一年最美的時節。8日至15日,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邀請12家海外華文媒體組團到甘南、蘭州、嘉峪關等地參訪,了解藏胞生活和藏區實情、藏傳佛教與藏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見證這個中國西部欠發達省份的發展與變化。
所見所聞讓海外媒體人一新耳目,感慨良多。南非《非洲時報》常務副社長梁銓17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夢’不僅是對國內各界的號召,也是讓我們海外華僑華人激動不已的目標。一路走來,我感受到甘肅各地的進取與熱情,更加堅信‘中國夢’絕不是一場空夢。”
一個感受就是真實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參訪團此行的第一站。9日下午,參訪團來到夏河縣城郊的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被譽為“世界藏學府”。
莊嚴雄偉、古樸典雅的寺廟建筑,讓記者們紛紛拿出相機、攝像機拍攝。多達8萬余部的經卷和精美的塑像、唐卡,讓他們嘆為觀止。傍晚時分,喇嘛們陸續步入經堂,準備參加辯經大會,又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在與寺管會交流時,《英國僑報》記者魏秧子詢問喇嘛們“如何了解外部世界”。正就讀大學四年級的青年喇嘛嘉歡回答說,喇嘛們平時會看《參考消息》、上網。“作為佛教徒,我們不會成為高科技的奴隸,而是利用高科技來了解世界,增進修行。”
郎木寺是拉卜楞寺的屬寺之一。次日下午,參訪團來到數百公里之外的碌曲縣郎木寺鎮。這個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的魅力小鎮,多年來是西歐游客青睞的旅游勝地。
位于山腰的郎木寺金碧輝煌,雕梁畫棟,在淡淡暮色中分外耀眼。山下塔板民居錯落有致,清澈的白龍江蜿蜒而過,周邊山坡林木蔥郁,景致空靈。面對如斯美景,記者們贊不絕口,說真不愧“東方小瑞士”之譽。但他們對郎木寺寺管會主任洛桑的提問,卻帶著些許“火藥味”。
來自德國的《歐洲新報》總編輯范軒問:“聽說郎木寺這些年沒有僧人自焚,也沒人參與打砸搶燒。請問作為一名藏傳佛教僧人,您如何理解‘愛國愛教’這四個字?”洛桑回答說:“活佛、僧人或許各有各的想法,但國有國法、寺有寺規,我們佛教強調大慈大悲,做什么事都要對照這個標準,不能出格。”
在甘南,參訪團還走訪了桑科草原、尕海湖邊兩處牧民定居點。在前一處,他們看到藏胞家中擺放著高檔電器、家具,生活富足。有些人不免懷疑是刻意安排的“宣傳樣板”,可當中有人要上廁所闖進后院時,卻無意中發現不露富的主人故意“雪藏”的兩部轎車。
“甘南之行的一個感受就是真實,藏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活保障的改善進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魏秧子在參訪結束后說。她表示:“在與寺院負責人的交流中,我不僅認識了藏傳佛教,也了解了藏區宗教界對‘愛國愛教’的定義。”
相關新聞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